欢迎访问本网站!
文化、广播电视、旅游、文物投诉热线(养老诈骗投诉热线):12345
当前位置: 首页 >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广元新发现文物750处 >信息详情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广元新发现文物750处

日期: 2010-05-06 来源: 信息中心 分享:
【字体: 打印


核心提示:自《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发布后,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的转型步伐加快,第三次文物普查,不仅仅局限于“文物”,也将关注文化遗产。普查范围将从单个文物点或者古建筑群、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等,扩大到空间范围更加广阔的大遗址、文化线路、文化景观、文化遗产廊道等等。曾经忽略的工业遗产、乡土建筑、文化景观、老字号等文化遗产种类,都将进入第三次文物普查范围。

苍溪白驿镇彭家大院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市文物普查取得丰硕成果,大量隐没的人类文化遗存得以重现。在实地文物调查阶段,共调查文物点2300余处,登录1417处,其中新发现752处,复查665处。”

4月27日,我市各区(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工作顺利通过验收。持续两年的文物普查圆满落幕。

时间回溯到2008年3月,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大幕悄然开启。

一个意义重大深远的文化工程随即在我市全面深入进行;一场规模浩大的文物普查行动在全市轰轰烈烈展开。

时光回溯,我们仿佛看见,一支坚韧不拔的专业队伍,穿行于田间地头,游走于乡村小巷,在广袤黄土中追溯远古遗迹,在荒僻乡野间寻觅历史瑰宝……

走访人员近万人行程30余万公里,只为摸清文物家底

“作为新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文物‘摸清家底’大行动,与前两次相比,不但意义重大,更体现出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观念更新。”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文化局副局长李斌感触颇深,“此次普查规模大、涵盖广,普查成果更加丰富、真实。由于文化遗产保护新观念的引入,一些过去不被认为是文物的东西成了备受瞩目的文化遗产。此次普查的深入细致,可以说覆盖到了每一个乡村。”

2008年10月的一组数据是最好佐证:旺苍县普查队行程8000余公里,完成10个乡镇数据采集工作;苍溪严格按普查标准,覆盖率和到达率分别达到100%和98%;剑阁从家门口文物点做起,徒步开展调查,完成54个文物点数据采集;青川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行走废墟之上,穿行大山之间,征集地震文物近4000件,震灾照片5000余张……

此时,距普查大幕开启之日,仅半年之久。

“普查队员经常吃住在农村,白天调查,晚上连夜整理录入,力求所有数据真实准确。”朝天区文管所长李春兰告诉记者。

“很多文物点都分布在茂密的丛林里,一天走七八个小时是常事。”旺苍县文管所长向长卫记忆深刻,在英萃镇调查位于海拔1800多米处的紫云洞时,路几乎完全被植被覆盖;在九龙乡调查苍坡河石桥时,由于山路狭窄,杂草苔藓丛生,道路湿滑,普查员何彬玉连摔了好几跤……

为了普查需要,村民们放下手中农活,带上木梯、镰刀、斧头,清理障碍,协助调查,这是最让普查队员感动的事。

苍溪县文管所邓松柏勾勒了一个个乡镇文化干部的身影:龙王镇的程富书在广东就医,不远千里返回带病上岗;白驿镇周萍带头清理文物资源点杂草、藤蔓;雍河乡赵学党为抢时间,雨后逐个搭送队员到现场……

“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李斌说,文物普查一线工作者克服经费紧张等困难,靠着这种“三皮”精神,硬是做到不将一处文物点漏掉。

据悉,自普查开始以来,全市普查队员走访人员近万人,行程30余万公里。

●750处新文物讲述广元历史,亮点纷呈闪耀文物普查之旅

此次文物普查亮点纷呈,主要体现在古遗址、近现代文物、乡土建筑和工业遗产四大方面。

亮点一:乡土建筑独具地方特色

此次普查中乡土建筑的新发现格外引人注目。

“赵家院子”坐落在旺苍县万家乡,依山而建,是一座二进四合院民居建筑,系清代道光十九年建造,阶沿石条,院井石板均为青石打磨而成。从修建至今,其平面布局和建筑外观基本保持其风貌,建筑风格独特,手法细腻,选材讲究,工艺水平高,是旺苍地区目前掌握的古民居调查资料中最具建筑工艺的一处古代建筑。

彭家大院是一处清代晚期民居,位于苍溪县白驿镇康庄村,四合院布局,大小房屋50余间,窗花雕刻精细。正厅内壁题写有毛主席语录5幅,保存完整。该民居对研究清代建筑结构、文革时期历史、毛主席语录具有较高价值。

此外,旺苍县化龙乡亭子村6社的中嘴杜家祠堂,保存完整,建筑用材讲究,做工精致;利州区赤化镇青江村的曹氏宗祠,1933-1935年间曾为红军医院;苍溪县文昌镇堡寨村天堡寨遗址,清嘉庆年间当地百姓为避白莲教与清兵战乱而建,残存有寨门、寨墙、战道。

彭家大院正房内壁面上书写的“文革”时期毛主席语录

杜家中嘴祠堂正立面

杜家中嘴祠堂戏楼澡井

亮点二:近现代重要史迹抢先纳入文物普查重点

对近现代重要史迹的关注在此次普查中是一个重点,这体现了对文物提前保护的原则,第一时间或尽早将近现代文物进行保护,是最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文物保护观的体现。

化林大队地处剑阁县东南边缘,是人民公社时期央溪公社的一个生产大队,幅员面积12.6平方公里。化林是农业学大寨时期全国的一面红旗,周总理称化林大队为“四川的大寨”,要求全国人民以化林为榜样,并要求参观学习,交流。现存加工房、卫生站、拖拉机站、粮仓及塘堰、水库、梯田、梯地等。

此外,刻于上世纪60年代、位于剑阁马灯乡陈潭村的毛主席语录碑,剑阁红军石刻标语,广元城区嘉陵江老铁桥,原苍溪县委办公楼,苍溪红军渡纪念碑,东河口地震遗址等也相继进入人们视野。

亮点三:工业遗产拓宽文物普查领域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不少珍贵的工业遗产由于缺乏及时保护正在流失中。用工业遗址来串联工业发展历史无疑将成为今后文物保护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利州区工业遗产较多,主要为国家三线建设时相继设立的大中型军工企业和电子工业。如081总厂、787厂(长胜机器厂)、885厂(华昌机械厂)、4130厂(广明无线电器材厂)、4190厂(天源机械厂)等。

广元绵纺厂:位于广元老城区,始建于1939年,占地130余亩,由办公区、纺厂(清花车间、前纺车间、细纱车间)、织厂(织布车间、摇纱车间、准备车间、筒摇车间)等区组成。

东河印制公司旧址:位于旺苍白水镇、东河镇辖区,始建于1964年,包含印制公司501厂旧址、502厂旧址、503厂旧址、505厂旧址、仓库旧址、总部机关旧址等六处旧址。

宝成铁路遗迹(朝天段):宝成铁路是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现多处地段已改隧道穿行,废弃地段有较高历史研究纪念价值。

亮点四:古遗址、石窟寺及石刻再续历史文脉

古遗址、石窟寺及石刻历来是文物普查的重头戏,此次文物普查在此项目上收获颇丰,无论是在数量、质量或历史年代久远上,都成为文明传承和历史续写上的一大亮点。

辜家坝新石器遗址位于旺苍张华镇宋水村,分布面积约10000平方米,分布于东河东岸一级阶地上,文化堆积层厚约1.5米,距今约4000多年。该遗址有实物标本、准确地层、分布范围,为研究旺苍史前人类活动历史提供了依据。

三滩沟栈道遗址位于朝天镇重岩村,在南宋时先秦古栈道废止后,开凿石栈,沿江时断时续,专供南来北往人马通行。1988年修建朝天至阳平关公路,石栈逐渐废止。

摆宴坝遗址位于元坝昭化镇摆宴村,为嘉陵江边1-3级台阶地。从台阶的断面上可清晰看到文化层堆积,可采集到汉代残砖碎瓦、陶罐残片等。该遗址为秦汉时期遗址。

殷家沟古战场遗址位于苍溪龙王镇五台村,始建于清嘉庆三年。当时当地百姓为躲避清军与白莲教战斗之乱,借助天然岩壳,开山取石,砌筑城墙。遗址内现存北寨门及石墙60余米。

剑门蜀道烽火台遗址位于剑阁县汉阳镇亮垭村石洞沟,是剑门蜀道上重要军事设施之一。

批古墓葬的发现惹人注目:位于龙王镇清水村的张家河墓群,560平方米范围内分布6座墓葬,石刻工艺极高,雕刻精美;高子湾墓群,位于元坝区丁家乡青龙村六社,随山势布局26座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七朝近170年间的古墓……

一批石窟寺及石刻精美呈现:

赵家坡摩崖造像,位于苍溪白驿镇方山村,沿东北面石壁呈环形开凿4龛,龛内设道教造像;

计划佛爷岩摩崖造像,位于剑阁武连镇计划村,凿于唐代,造像由南到北刻四龛于半长巨石崖壁上;

神仙洞元代摩崖石刻,位于利州区印台山南坡神仙洞内,洞内东西壁面雕刻有20余人物、10则题记、7处动物及少量花卉图案,年代跨度达119年;

禁戒碑记,位于青川七佛乡芙蓉村,碑文内容主要是当地士绅号召禁止开设油房、窑厂等近代工业,以免“震动地脉”,对研究晚清历史有一定史料价值。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17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83号 蜀ICP备19028360号-2

主办单位: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万缘路广元传媒中心 联系电话:0839-330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