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孙子游剑门
“景区实现了许多年来,剑阁人民旅游‘复兴’的梦想!” 1日,景区4D影院《剑门神鸟》制片人王征说。4月29日,剑门关景区重建竣工开放及2010中国蜀道·三国文化旅游节活动开幕,截至5月2日,剑门关景区接待游客13万人,揽金3720万元,已直接就业500人,带动2000人就业,新增店铺75个。
谋大事旅游成为先导产业
按照省委省政府“两个加快”和把旅游业作为灾后重建的先导产业加快发展以及市委、市政府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剑阁县确立“三国蜀道雄关”主题,扎实开展“剑门关蜀道旅游年”活动。
经过14个月的苦战硬战,4月29日,剑门关景区正式竣工对外开放。
在这场旅游文化产业的重建与开发中,剑阁着力做好“规划、建楼、修道、拆乱、栽树、作文、配套、
治污”八件大事。
聘请国内顶级专家和省市专家,强化技术力量;全方位,最大限度地开发剑门关的旅游资源。围绕三国文化、蜀道文化、关隘文化和红色文化,重建了姜维祠、滚木坡;制作了五丁坪雕塑、诸葛亮北伐军行图四幅大型雕刻;在关楼浮雕中,有司马错败蜀入关、后唐军风云雄关等九个经典历史故事;制作孔明立关、刘备过关、姜维守关雕塑以及李白、杜甫雕塑,打造了《蜀道难》壁题、细雨廊、叹关台诗词走廊;打造了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纪念馆和红星广场。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实施配套工程。修建了星级酒店4处、停车场2万平方米车位近700个;打通了剑门关隧道、剑昭旅游公路;修建了4D电影院、仙云客栈、高空滑索、八卦乐园;建设了应急、安保和导示系统;打造了剑门手杖等特色旅游品牌,全方位包装剑门关豆腐。全面改造剑门关古镇,让其散发出古色古香的风韵,对景区沿线农房进行川北民居风貌改造,修建龙江大道和温泉酒店,打造新县城山水森林旅游城市。
抓落实景区成为“亮剑”战场
为保证重建与开发如期完工,剑阁强化领导、作风、资金、技术和环境五大保障:由县四大班子领导组成一个强有力的指挥部,每个领导抓一个项目,做出表率,无论雨雪,不分白昼,经常深入一线,指导工作,督查进度,每周一召开督办例会。
组建13个工作组,逗硬作风,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并纳入各部门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宣传教育发动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参与建设,为重建工作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群众环境和舆论环境,实现了和谐建设、安全建设。
时间紧,任务重,只有“加快、加快、再加快”。本着“程序不减,工期缩短、强化管理”的原则,研究制定了专门的工作方案。实行“5+2”、“白+黑”工作制度,全天候、24小时施工。没有节假日,甚至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县领导和建设者都坚守在一线。“测风施工法”就是在关楼重建中独创的实战经验。
一年多来,实施“拆乱”工程,还原景区自然生态之美。在主游线实施景区绿化工程。对剑门河、剑门关场镇及旅游沿线的污染问题进行集中治理。
求发展景区引领剑阁灾后重建
剑阁县是地震重灾县,经济损失两百多亿元;又是总体上的传统农业县,发展滞后。
在灾后重建中,全县共规划重建项目1201个,总投资185.4亿元。
把重建项目建成安全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人民群众满意工程。剑门关景区作为许多重建项目汇总的系统大工程,引领剑阁重建又好又快发展。
创建山水森林旅游城市,剑阁县城成为旅游接待“前哨”,“向高空要土地,向高层要品位”,规划了16处、50多幢高层建筑,节约土地上千亩,把发展空间留给后人。整合18个部门的22个公共服务项目,建设高80.4米的剑门大厦,既可实现便民服务,又节约城市用地近百亩、土地价款上亿元。
至此,在灾后重建中,剑阁县很多工作都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全省震损水库暨农村安全饮水灾后重建工作会、全省以工代赈灾后重建现场会、全市教育卫生计生系统重建工作会、全市农房重建现场会、全市重建拆迁工作现场会先后在该县召开,剑阁经验得到推广。
2010年,是剑阁县灾后恢复重建的决胜年、经济结构转型的攻坚年、统筹协调发展的提升年、班子队伍建设的深化年。景区的成功打造,让剑阁儿女相信剑阁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