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风日好,或恐有来客。
一支画笔、一个调色板、一个画架、一个小櫈、一双双审视的眼神……
幽深的剑门蜀道、雄险的剑门关、遒劲的古柏、连绵的七十二峰……
在一张张画板上,剑门关、翠云廊的美景、历史、人文、生态、民居、梦想,在画纸上很快被勾勒成一幅幅七色美丽图画,国画、油画、漫画、素描、水彩……
这是来自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分院、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系等近200名师生在剑门关景区进行采风、写生活动的场景。他们或三个一群、或五个一伍、或独自创作,如花片般散落在剑门关景区的古道、林间、溪涧、沟壑、栈道上。
他们在描绘风景的同时,也成为景区一道独特的风景。
“画的真好!”游客们在旅行中看到了他们的作品,不竞伫足欣赏这幅“画中画”。
入春以来,在结合剑门关景区创建国家5A景区工作中,剑门关景区管理局、景区开发公司加强宣传营销,主动与相关艺术院校进行对接,形成合作机制,把绘画写生、摄影创作当做展示景区、宣传景区、营销景区的一个独特的宣传促销平台,并为创作团队进入景区提供优质服务和优惠政策。
“哇噻,这里还能收到WIFI!我要把剑门关的美图先发出去!”写生间隙,年轻大学生们总有新发现。他们通过微信、微博、QQ等传递着剑门关的“酷图”、以及自己的旅行心语。
“剑门关太雄伟了,翠云廊的古柏太有灵性了!”来自浙江杭州的中国美院学生陈艳珊同学在创作之余感叹到。她说自己来到剑门关,是因为看到中国美院艺术系一位老教授创作剑门关的作品,看到了剑门雄关的壮丽崔巍,翠云廊千年古柏壮观神韵,令她流连忘返。
阔别江南水乡的优柔之美,体验到了剑门关雄奇壮丽的阳刚之气,江南女孩在她的艺术创作生涯中找到了创作的灵感和激情。
“我每年都来剑门关,这里总有变与不变两样东西吸引我们,变化的是基础服务设施,进出景区更方便了,不变的是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来自川北师专美术系的马惠生教授对剑门关情有独钟。在他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以剑门关、剑溪古桥、梁山寺、翠云廊古柏为题材的写生作品就有百余幅,基本每年都会来剑门关写生采风。在看到目前在建中的高空玻璃观景平台、翠云廊的汉德驿站让他赞不绝口,表示还要过来采风,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翠云廊的古柏是世界级的文化资源,是剑门蜀道的灵魂,是不可复制的,我们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把剑门关的文化遗产传给下一代,得到更好的保护!”李德广教授感慨的说到,并表示川北幼师将选取优秀作品提供给景区进行展示。
通过这次景区与学校共同举办的写生采风活动,就是通过文艺工作者细致的观察、认真思考和艺术创作,通过画剑门、拍剑门、唱剑门、演剑门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将剑门关蜀道文化、三国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进行广泛弘扬传播,多角度、全方位、高品位的解读剑门关,宣传剑门关,为剑门关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在以后的宣传营销工作中,景区开发公司将加大与艺术院校、摄影家协会、书法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协作,不断创新宣传营销方式,通过多平台、多角度、多形式推广剑门关,扩大景区社会影响力,提高景区知名度,从而实现景区综合服务、文化内涵和宣传营销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