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 “全省旅游总收入力争到 2012年,达到2500亿元以上”的目标,我省进一步推广应用旅游线路统筹先进经验,指导区域旅游发展。近期,新编写的《旅游线路统筹》一书已正式出版。
路径一 推进旅游线路建设的标准化
【点击】成乐旅游线是我省的一条精品旅游线路,范围涉及成都、眉山、乐山、雅安等重要旅游区域。“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我省把成乐旅游线作为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和市场振兴的示范线路,而统一旅游标志标牌就是突破口。在成乐旅游线上,已设置了3大类旅游标志标牌共361块。A类为旅游线路导视牌、B类为旅游景区(点)距离方向标志、C类为旅游景区(点)方向标志。
成乐线标志标牌完成建设后,《四川省旅游标志标牌设置标准》(试行)也正式出台,连同之前的《旅游景区建设规范》、《旅游城镇建设规范》和《旅游道路建设与管理规范》,标准化已经成为我省推进旅游线路统筹的重要抓手。
【延伸阅读】旅游线路建设的标准化,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旅游景区、城镇、道路等地方标准的实施,协调、配合各涉旅部门推进线路建设工作。
我省将建立一套完善的旅游标准化宣传推广机制,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旅游标准化的认知程度。此外,还将建立旅游标准实施监管评估机制。依托市、县各级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围绕实施旅游线路统筹,加强对旅游标准贯彻实施有效性的监督与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旅游标准化工作奖惩机制,从而引导沿线旅游企业更好地贯彻实施旅游标准,引导旅游市场的消费选择。
路径二 整合核心资源打造区域优势
【点击】2010年初,连接剑门关景区和昭化古城的剑昭公路竣工通车。由此,两个景区的车程由近1个小时缩短为不到30分钟,剑昭线也完成了串珠成链的完美“转身”。
剑门关和昭化古城是广元的两个核心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两者之间的鼓城山、七里峡、大朝驿站、剑门关镇、大朝乡、昭化镇等旅游景区(点)、旅游城镇,以及在连接这两者之间的道路上统筹设置餐饮、住宿、演出场地、停车场、旅游厕所、加油站、购物点、应急设施、旅游咨询、标识标牌、修车及加水点、医疗点、汽车营地等配套设施,实现了区域旅游优势的整合与集中。
【延伸阅读】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环境,强化旅游产品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是赢得更多客源市场、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根本前提。“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推动核心旅游资源开发,形成区域优势。”省旅游局局长张谷说,我省将从两方面着力。
打破行政区划的分隔,整合开发旅游线路沿线核心旅游资源,统筹设置、整合线路沿线住宿、餐饮、娱乐、服务站、医疗救护、旅游厕所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使其形成一条完整的线路。统筹区域间的信息、人才等资源,推动区域内旅游要素的优化整合,实现多个区域因一个或几个核心资源联动发展的一体化格局。
路径三整合营销建立旅游整体形象
【点击】2009年3月举行的柏林国际旅游展上,在近500平方米的中国国家展馆里,四川旅游展区的“线路统筹”成为焦点所在。“和其余省市所做的旅游资源展示不同,我们在设计展台背景图案时,采用了线路统筹的方式。”省旅游局市场开发处周伦斌处长说。针对欧洲市场,我省着力推出了大熊猫生态之旅、川南“乡土中国”之旅、康巴风情之旅和世界遗产之旅等5条精品旅游线路,吸引了近10万人次欧洲公众的关注。
【延伸阅读】“作为旅游线路统筹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促销线路产品不能单打独斗地推某一点,而是要联合线路上各个方面的宣传促销资源推整条线。”省旅游规划院院长费麒说。
一方面,借助关联平台与力量,将旅游宣传促销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另一方面,整合旅游系统宣传促销资源,整合区域内或旅游线路沿线旅游资源、要素、信息等。同时整合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的宣传营销经费,统一促销策略,采取一致促销行动,把有限的营销资金发挥最大的效果。
路径四人才培养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点击】今年7月,四川灾区乡村旅游实用人才送教培训班在都江堰市虹口乡开班,也由此拉开了我省“新五大旅游行动”中的灾区旅游培训行动大幕。
为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由省内旅游业界专家和旅游院校教师组成的讲师团,在今年下半年为6个重灾市(州)开展了系列培训20余期,直接培训4000人。除了培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外,还举办了重灾市(州)、区(县)旅游局长培训班、骨干师资培训班、乡镇领导干部培训班。
【延伸阅读】对旅游线路上不同类型的涉旅企业、不同层面的旅游从业人员,我省将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教育培训工作。计划通过在职教育、专题讲座、参观考察、挂职交流等方式,提高旅游政策法规、行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业务素质和行政管理能力。
对一线从业人员,则根据线路特色编制培训教材,通过持证上岗、送教上门、集中培训、校企联合等方式,培养旅游意识、提高旅游服务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