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网站!
文化、广播电视、旅游、文物投诉热线(养老诈骗投诉热线):12345
当前位置: 首页 > 清凉曾家山(外一篇) >信息详情

清凉曾家山(外一篇)

日期: 2009-07-29 来源: 信息中心 分享:
【字体: 打印

 

  沧海一粟

    曾家山,踞川陕结合部,扼秦入蜀之咽喉,北倚秦岭,南俯巴蜀,东枕米仓,西接秦地,是秦巴南麓白羊古栈道上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素有“溶洞王国”、“石林洞乡”之称。这里云烟玲莹,霜紫雨青,浓妍淡韵,挽日月之辉光,聚山川之灵气,融自然人文于一体,集旅游、避暑、休闲、观光于一体,是名副其实的灵山福地。

    曾家山地势呈鼓形,突兀拔高,且高而不峻,又称“曾家平原”。平均海拔1400米,年均气温12℃,夏无酷暑,“不吃冰棒不要扇,中午睡觉盖被毯”。当你在那层峦叠嶂的林海中穿行,置身这天然氧吧之中,你会神清气爽,暑气全无。这里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高达10万至100万个,是城市的500到5000倍。据科学论证,当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达到1万个时,人体的各种代谢活动就显得非常活跃,当达到10万个以上时,就能起到镇静、降压、调节神经、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健康长寿等作用。当你漫步深山幽径之间,那流泉飞瀑之声,鸟语虫鸣之声,风吹草木之声,交织成悦耳动听的乐章,你就会心旷神怡。当你登上主峰大尖山,仰望天高气清,俯瞰云海涌涛,群峰在云涛中若隐若现,随着云涛涌动,你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每当晴日清晨,在高山之巅观日出,那种旭日喷薄而出、缓缓升腾,“朝阳甫出,而山已明”的景象,你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曾家山,钟灵毓秀,文化璀璨。4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刀耕火种,创造了人类远古文明——白羊石器文化。先秦白羊栈道及蜀汉文化遗迹历经千年沧桑,古风依然。古来迁客骚人、南北商贾和兵家纷争,曾为曾家山留下浓墨重彩的历史印记。唐代以来,曾家山又成为佛教圣地。鼎盛时期,仅唐天宝至后晋天福年间兴建的寺庙就达20多座。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在曾家东南山修行的本土人士苦乐禅师,他常为当地乡民诊疾,传其佛道高超,力大无穷,涉险如飞,能预知人之休咎。周边两省十二县的善男信女纷纷前来朝拜,形成“灵山千古仰,佛祖万家朝”的盛况。宋代著名诗人陆游曾驻足曾家山下,并写下了《闻杜鹃戏作绝句》这一千古名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四方面军辗转南北,在此建立苏维埃政权,曾家山由此汇入革命洪流,成为川北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曾家山的每座山峰,每棵古树,都是一个景观,都有一个故事,都值得你去欣赏,去发现,去吟咏。不管你走到哪里,都会感受到这里的强烈文化氛围。

    曾家山,山水和美,生态和谐,天人合一,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地质公园”。动植物资源富集,有近千株国家一级珍稀植物红豆杉,还有黑熊、穿山甲等6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人称“川北生态画卷”,是四川省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世界级大漏斗”川洞庵、“天下第一洞”汉王洞,景象万千;“鬼斧神工”麻柳峡、“擎天玉柱”石笋坪,声名远播;“世界最短的内陆河”吊滩河、“天然氧吧”鸳鸯池,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麻柳乡,以其古朴的麻柳风情和民间刺绣,享誉中外。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曾家山,改革热土,沧桑变迁。近年来,朝天区委、区政府举全区之力,建成了风格和谐统一,独具高山民居特色,集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地质观光、民俗风情为一体的“百里新农村长廊”。被誉为全省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曾家山模式”,吸引了省内外地区及德国专家前来考察。以绿色蔬菜、乡村旅游两大产业为支撑的休闲度假区正像一轮朝阳在大山顶上冉冉升起。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17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83号 蜀ICP备19028360号-2

主办单位: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万缘路广元传媒中心 联系电话:0839-330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