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广
对未来者,这是一个神秘的去处;对离去者,这是一个魂牵梦萦的地方……——题记
我的故乡是川东北的一座小村庄,由大山环围成一个剖开的葫芦。山很美,像竖立的手掌,指尖上撑起几株婀娜多姿的松树,树上顶着几朵悠闲的白云。葫芦中间有一条弯弯的小河,叫吊滩河。她从村子的西北流向东南,将葫芦划成了两半。
河岸上排列着两行高大的垂柳,垂柳间夹杂着灌木。两岸是肥沃的土地。错落有致的瓦房掩隐在山脚下的竹林中。叔伯们在田间耕作,犁歌隔河而和。这是一个羌汉杂糅的村落,人们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日出而作,日没而息。至今,在我们的祭祀和婚丧嫁娶、修房立屋等活动中仍然保留着许多神秘的仪式。
在吊滩河的左岸,有一条羊肠小道。小时候听爷爷说,这是一条官路,有许多人从这里走过。再大一些,才知道这条路叫“白羊栈道”,曾经是古金牛驿道的辅道。金牛驿道许多地方是在绝壁上开凿的栈道,一旦被破坏,就无法通行,这时,“白羊栈道”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今天,我们仍然能在吊滩河河谷中寻找到依稀的栈道遗迹。当我懂事之后,便试图在古代书籍中寻找一星半点关于“白羊栈道”的记载,但是,卷帙浩繁的历史并没给她留下太多的空间。也许只有时间老人还能记起她曾经的辉煌。
我是在河水中泡大的,也是在涛声的哺育中长大的。这涛声是一种天簌之音,听起来十分亲切,汹涌不失含蓄,浩瀚不失温朴,像吹面不寒的风,像淅淅沥沥的雨,像松涛荡漾,它总和清脆的鸟鸣、母亲的呼唤、放牛娃的山歌交织在一起。河水清澈、鱼儿肥美,河滩上的石头形状怪异。这是一条神秘的河,来自不远处的山洞,又从一头扎进了村东南的落水洞。
小村的夜很美,更美的莫过于能和广哥一起去追鱼。
月亮还停在山头上,半隐半现。我和广哥来到窄窄的田埂上。左边是稻子,右边是玉米。稻谷散发出成熟前特有的香味,使人联想到米粒从谷壳中分离出来的味道。玉米长势很旺,杆粗、叶硬、苞壮。细细听上去还能听到疯长的声音,就像母牛分娩。虫子们藏在柳树里正欢实地卖唱。
广哥穿上捕鱼的装束,就成了正式的渔民了。他用强烈的电光射进水里,用带光的网兜追赶着鱼群,就像追赶羊群的牧人。开始,我还能跟着他走。可是时间一长,我的赤脚终于抵抗不了石块的啄噬,便停下来,蹲在河坎上歇息。看着广哥的光团越来越小,消失在远处的河湾。
我在河坎上张望,初秋的风和软地吹来,和春风一样的味道。其实在广哥变成渔民的那一瞬间,我突然想起了我们的先民,他们也是以渔猎为生。他们也是食物链上的一环,为了生存,也为了种族的延续。
不多时,广哥在另一侧往回走,电光一闪一灭,我知道他在召唤我,便提着口袋向他走去。他将鱼抖进口袋,装得满满的。广哥很高兴,一一的给我介绍这些鱼,什么沙船子、白甲子、老汉鱼、黄腊丁、土鲢鱼等等,什么怪名都有,十分有趣。将近午夜,我们才提着沉沉的鱼往回走。这时的月亮已经赫然地悬在头顶。
童年早已逝去,一切皆变成梦。今天,我在吊滩河边掬起一捧故乡澄澈的河水,禁不住热泪盈眶。我深深感到,故乡,只有故乡,才是我真正的精神家园,才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17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83号
蜀ICP备19028360号-2
主办单位: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万缘路广元传媒中心 联系电话:0839-330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