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云在山之巅

发布机构: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 2009-07-29 11:39 字体: [ ]

 

唐法广

    素有“小西藏”之称的曾家山是蜀道上的一颗明珠,镶嵌在云水之间。地处川北崇山峻岭,又缘何被称为高原味十足的“小西藏”呢?一是在于其典型的高原地貌。曾家山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云贵高原的一个微缩景观,具备了云贵高原的全部特点,塬、梁、卯、坪一应俱全,这在川北是绝无仅有的;二是在于其气温。年均气温12℃,夏季平均气温23℃,冬季平均气温零下6℃。适合夏日避暑、冬日赏雪。高原也是有不同类型的,和高海拔高原不同,曾家山平均海拔1200米,总面积518平方公里,有高原面,山脉也突出,这种低海拔、山、原夹陈的特征和云贵高原东面的贵州高原非常相似,这样的高原又被专家称为“山原”。

    既是云贵高原的精华版,自然属于岩溶地貌、喀斯特地形。山和溶洞都值得品玩。山以麻柳峡一带最为秀美,比较成规模的天星坪溶洞与之背靠背。山似白璧,其状如剑、如柱、如锦屏,上面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盆景。两山耸峙,狭窄的峡谷仅容下公路和河流。一般相机仅能取其一小貌,从事山水画创作的可不要错过这处绝佳的境地。

    天星洞活像一座四合院子,把四围的山贯通在一起。天井很小,看天也只有井大。这天阳光灿烂,井天碧空深深,云朵飘绕、浸泡其间。洞内细沙铺路,暗河缓流,空间宽敞,壁顶的石钟乳像大型吊灯。洞里的凉气凉中带柔,再先进的空调都达不到这样的效果。行至光亮处,有人捡到了植物化石,上面圆形叶子的形状脉络清晰可见,上亿年的宝贝就这么不经意地捡到了,让我总感觉不真实。有人在洞边生了一堆火,我惊奇地发现烟飘不到5米就兀然停滞不动了。在后洞口我的相机也捕捉到了造型、光线奇妙搭配的美女头像。

    在曾家山最有名的溶洞,被称为“亚洲第一天坑”的川洞庵。我们看到的川洞庵的形状就像两只漏斗连接在一起,一支细孔朝天,一支细孔入地。刚进入里面儿子就兴奋地叫道:好像一个飞碟呀!是呀,一个飞碟从天上坠落,渗入山体,故障排除后腾空而起,就留下了这么一个模具。洞中雾气氤氲,天窗上面泻下来的光芒仙灵祥和,令心神宁静升腾。

    进入城市多年,感觉始终像一只误入樊笼的燕子,找寻绿意、找寻可以搭垒窝巢的去处,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飞呀飞,疲惫而迷惘。山水田园是少时未走完的梦境,未尽意吮吸的母乳,是我毕生的归依所在。脆甜的苞谷杆让我忆恋母亲的疼爱,黄灿灿的玉米垛收藏着几多年少时的梦想,紫色荞麦花和她诱人的气息,鹅黄花蕊、桃红花瓣的野棉花打开了少年的心房情窦。

    在石笋坪,大人孩子都干了一把“农活”。核桃是这里的主产作物,核桃树的密度仅次于当地山林的松树。晚熟的核桃正在裂壳,采摘正当其时。主人把竹竿拿给我们,我们选中中意的果树,就噼噼啪啪打了起来,孩子们说比放鞭炮好玩。一地的散果,有的已经破壳而出,我们挑选自己中意的果子,不时还拿鹅卵石去除外壳,一番捣腾下来,满手都被汁水染黄了,这样的色泽至少一周才能褪去。每家都自己动手采选购买了核桃,大人小孩一样的馋,就在路边敲砸开来吃个欢。

    蔬菜是曾家山的主导产业,因为气温不高,日照不足,晚熟的蔬菜正好错过山下的旺季,成了反季节蔬菜,运到城里成为抢手货。每块地里都套种着辣椒、萝卜、白菜,如今每家仅凭蔬菜、干果销售,年收入都是数万元。而十多年前这里还没脱贫,群众温饱不济,种植作物除了玉米就是土豆,专家给想种水稻、小麦的农民的答复是:除非再造一个太阳。农业产业化真是一个神奇的魔方,太阳还是一个太阳,土地还是那些土地,作物还是那些作物,只不过更换了优良品种,注入了科技含量,扩大了种植规模,旅游开发又把落后变为优势,曾家山就这么出其不意地红火了起来,红火得令许多山民至今还有做梦的感觉。

    两天的时间太短暂,我们只去了很少的景点。曾家山景区的打造已经成形定范,分森林景观、农业观光、民俗风情、地质博览“四大园区”和川洞庵、石笋坪、汉王洞、吊滩河、麻柳峡“五大景点”。除了紧挨山巅的白云,那些似美人多情明眸的众多洞口剪影,都令我们留恋神往。羞答答的曾家山正等待游人去一一掀开她们妩媚的面纱。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17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83号 蜀ICP备19028360号-2

主办单位: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万缘路广元传媒中心 联系电话:0839-330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