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了!唐家河阴平古道惊现三国邓艾头像,两侧脸盘轮廓清晰可见!!!剑门关有姜维,唐家河有邓艾,这是神马节奏?
邓艾的故事—— "邓艾过此"
相传,魏将邓艾率兵偷渡阴平道,翻越摩天岭,束马悬车,裹毡而下,人马损失惨重。行至此,艾望雄峰万丈,听山风咆哮,有感于行军的艰辛,遂题诗词于此绝壁之上,以警示后人。相传石壁上“邓艾过此”四个大字,只要用水洗其壁,便显出字迹,水干字隐。可惜被修公路时毁掉了。邓艾还在这里凿了一口水中井,让士兵们喝上清澈的河水,在这里磨刀休整。现在这里还看得到水中井、磨刀石等遗迹。
邓艾的故事—— "点将台、落衣沟"
据说当年邓艾军前行至现在的贾家坝的地方重新集合队伍,站在一个土包上亲自清点人数。这个土包后人把它叫着“点将台”。将士们脱鞋抖土,抖出的鞋土堆成小山,故名“鞋土山”。经过惊吓的邓艾,不敢沿路前行,于是就沿一小沟而上,见沟边有一石碣,上书“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丞相诸葛武侯题”,邓艾大惊,慌忙对碣跪拜曰:“武侯真神人也!艾不能以师事之,惜哉!”此时林中怪风骤起,山谷相应,如有千军万马奔杀而出,邓艾不敢久留,惊慌逃窜之时,树枝荆条扯掉了邓艾的战袍,落在沟里。由此这里便被后世称之为“落衣沟”。
邓艾的故事—— "偷渡摩天岭"
《三国志》记载,公元263年“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运粮将匮,濒於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短短70几个字记载了邓艾在阴平古道行军的艰险,道出了古代军事史上的奇迹,显现出邓艾的勇敢聪慧,衬托出蜀后主的昏庸无能,折射出蜀国灭亡的必然。从此,北至甘肃文县,南至平武南坝,纵贯青川境内的阴平古道便千古流传,摩天岭是阴平古道上最险要的关口,其南面坡度较缓,北面则是悬崖峭壁,无路可行。邓艾当年就是率军从南面裹毡而下,直插江油关,破成都灭蜀的
邓艾的故事—— “诸葛亮的先机”
其实早在邓艾偷渡阴平的二十五年前,诸葛亮就料到阴平道对蜀汉的威胁。所以《三国演义》中有忽见道旁有一石碣,上刻:“丞相诸葛武侯题。”其文云:“二火初兴,有人越此,二士争衡,不久自死。”邓艾见后大惊,慌忙对碣再拜曰:“武侯真神人也!艾不能以师事之,惜哉!”后人有诗曰:“阴平峻岭与天齐,玄鹤徘徊尚怯飞。邓艾裹毡从此下,谁知诸葛有先机”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