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本网站!
文化、广播电视、旅游、文物投诉热线(养老诈骗投诉热线):12345
当前位置: 首页 > 第二章:武则天的真实名字探秘 第四节 >信息详情

第二章:武则天的真实名字探秘 第四节

日期: 2009-07-29 来源: 信息中心 分享:
【字体: 打印

 

    武则天的真实名字究竟叫什么
    1.那个时代女性也应该有名字
    在封建社会,女性没有与男性相等同的政治、社会和生活地位,在称谓上大多以姓氏呼之,比如王氏、李氏什么的。嫁了人后,就随夫姓,什么张王氏、陈李氏,表示丈夫姓张、姓陈,自己姓王、姓李。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女性就从来不取一个正式的名字。在历史的记载中,也有很多女性留下了她们的名字。在与武则天同时代出名的女性中就有太宗李世民的妃子姓徐名惠的记载,徐惠还与武媚娘同在太宗内宫当过一段时间的才人,只是徐惠后来升职成了正二品的“充容”而已。在《新唐书》“公主传”里有些大唐公主就有准确的名字记载,比如,清河公主名“敬”字“德贤”,兰陵公主名“淑”字“丽贞”,晋阳公主字“明达”,成安公主字“季姜”,玉真公主字“持盈”,由此看来在唐朝女孩子生下来还是要给取名字的。那武则天的父母怎么就没给她取一个正式的名字呢?
    2.武则天的父母不可能不给女儿取名字
    刚才举了几例有名字的女孩子都是皇亲国戚的公主,但那位徐惠在入宫为才人前的家庭也不过书香门第而已,还是徐惠侍奉太宗皇帝升了职后,李世民方将她父亲徐孝德提拔为水部员外郎的。连徐孝德这样的人都可以给自己的女儿取一个正式的名字,那时任利州都督的武士彟怎么就不可以给自己的女儿取个叫得响的名字呢。武士彟曾在高祖李渊朝任工部尚书、封应国公,也算朝廷要员,在太宗李世民朝也历任豫州、利州、杨州都督,属封疆大吏。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也是个出身豪门贵族、自幼“阅史披图”的知识女性,给自己的爱女取个好听的名字当是情理之中事。
    有些武则天的传记文学作品中认为武则天的父母就把三个女儿叫大囡、二囡、三囡,或是大妹、二妹、三妹,这种叫法也可以成立,但一般在民间这样的叫法都是呼小名而已,武则天的父母不可能就用这么简单普通的民间小名来给所生的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作大名吧。
    3.武则天的兄弟姐妹们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早年在山西文水老家娶过一妻为相里氏,相里氏生育了四个儿子,在武士彟于长安为将军时,其中两个儿子和相里氏先后在文水病故,后来由皇帝李渊亲自作媒武士彟续弦杨氏,杨氏为武士彟生了三个女儿。长女嫁贺兰越石(安石),生一儿一女,早寡,后被高宗宠幸封为韩国夫人。幼女嫁郭孝慎,夫妻早亡,无多记载。次女就是当了女皇帝的武则天。
    武则天三姐妹在历史上都没有名字记载,但她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却是有名字的,一为武元庆、二为武元爽。这哥俩当年在老家文水与武则天母女同给武士彟守制时曾在言语举止上轻谩过杨氏和武则天姐妹,武则天位正中宫后元庆、元爽便被发配外任终郁郁亡之。元庆、元爽都官至刺史,所以史册留名。那么从他哥俩的名字中能否窥出武则天名字的一斑呢?
    4.武周时期奇怪的更改地名现象
    所有的史籍遍查不到武则天名字的踪迹,好像是人为有意将她的名字从所有的历史文献中精心刻意地删除掉了一样,茫茫的历史长河难道就真要将这个伟大的名字湮灭得毫无踪迹吗?但我们在仔细阅读史书时却发现了在武则天时代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有些地名被人为地更改过。
    《旧唐书》卷三八、志第一八、《地理一》“关内道”载:
    (1)华原,旧宜州。垂拱二年,改华原为永安县。神龙元年,复为华原县。
    (2)华州上辅,隋京兆郡之郑县。垂拱二年,改为太州。神龙元年,复旧名。
    (3)华阴,隋县。垂拱二年,改为仙掌县。神龙元年,复为华阴。
    (4)华亭,隋县。垂拱二年,改亭州。神龙元年,复旧。
    《旧唐书》卷四零、志第二零、《地理三》“江南道”载:
    (5)华容,汉潺陵县地,属武陵郡。刘表改为安南。隋改为华容。垂拱二年,去“华”字,曰容城。神龙元年,复为华容。
    (6)江华,汉冯乘县,属苍梧郡。文明元年,改为云溪县。神龙元年二月,复为江华。
    上面所列六个地方在武周时期竟全部被奇怪地更改了地名,而又在神龙元年被恢复了旧时称谓。垂拱年间是武则天行将改唐为周自立为皇帝的“武周革命”前夕,神龙元年则是发生了“五王之变”她被迫退位、不久就龙驭归天的那一年。神龙元年,中宗复唐,江山再度姓李。
    5.改地名是因要“避武氏讳”
    为什么在武则天的“武周革命”前夕这些地方都要改名字呢?而这些地名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带有一个“华”字。经查阅史料,巴蜀古县“华阳”在武周时期叫“蜀县”。连西岳华山在那时都叫“太山”,所以后来西岳又叫“太华山”。由此看来问题出在这个“华”字上。
    在中国封建社会,更改地名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尊者回避”。 《旧唐书》里就有这样的记载:“平遥,汉平陶县。后魏庙讳,改陶为遥。”“宿迁,晋宿预县,元魏于县置徐州。宝应元年,以犯代宗讳,改预为迁,仍隶徐州。”
    大凡地名不巧与一位帝王的名字重了字,这就要避讳改名。莫非武则天的名讳为“华”?
    《新唐书》卷三七、志第二七、《地理一》明确记载:“华州华阴郡,上辅。义宁元年析京兆郡之郑、华阴置。垂拱二年避武氏讳曰大州,神龙元年复故名。”
    《新唐书》在这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不过了,华州郡因“华”字要“避武氏讳”,所以不能叫“华州”而改称“大州”。《新唐书》把《旧唐书》里为什么要改地名的玄关已经明白无误的告诉给了我们后人。原来是要“避武氏讳”,那么现在可以肯定地认为,武则天的名字里面一定有一个“华”字。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17 川公网安备 51080002000283号 蜀ICP备19028360号-2

主办单位: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万缘路广元传媒中心 联系电话:0839-330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