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专家学者考察蜀道遗址
10日,参加2009中国蜀道•广元国际论坛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到剑阁县、元坝区等地,实地参观考察广元市蜀道遗址。
外国专家在考察途中
专家们一行先后到拦马墙、翠云廊、剑门关、大朝驿、牛头村、昭化古城,参观考察蜀道遗址,详细了解古蜀道的历史、保护等情况,专家们认为,广元境内的蜀道遗址丰富,保护完整,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古价值和极强的观赏性,希望要进一步加强景区内遗址保护,完善配套设施,加大开发、宣传力度,让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广元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据统计,剑门蜀道现存古柏12351株,有规律地分布在344里的驿道两旁,其中剑阁境内7886株。专家们一行在拦马墙、翠云廊等景点,观看了舞狮花灯、倮戏等民俗表演,详细了解古蜀道的历史、保护等情况,专家建议,要保护好景区原生态,深刻挖掘蜀道的历史文化内涵,要将蜀道景点与其它旅游景点很好的结合、统一起来,打造蜀道精品旅游线路。
考察剑门新关楼建筑材料
位于蜀道路线上的大朝乡正加快街道规划建设,两旁仿古建筑整齐划一、风貌独特。专家们希望,大朝乡要加快风貌改造,进一步提高接待功能,要与蜀道线路配合起来,融合文化内涵,带动周边百姓通过旅游增收,实现旅游发展上台阶。
广元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强,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振会等陪同考察。
相关链接:
剑门古蜀道,蜀道,是古代陕西长安通往四川成都的陆上交通要道。古称陕西为秦,四川为蜀,历史文献将此道称为“秦蜀古道”,简称“蜀道”。 剑门古蜀道,以剑阁古城为中心,向北至朝天区朝天镇朝天峡(又名明月峡),南至绵阳市梓潼县演武镇,全程二百余公里。始于西周,使用至清末,延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民间尚使用至今。
剑门古蜀道,是蜀道之南剑门关一带的古道,因穿越天险剑门,故名“剑门古蜀道”。战国晚期,公元前316年前,在此道修筑了中国古代交通史上最早的栈道,因“金牛屎金”、“五丁开道”的典故,史称“金牛道”(又名石牛道)。蜀道沿途多作栈阁,分南北两段,以陕西宁强(古宁羌)七盘岭为南北地理上的分界,因此北段称北栈,又名秦栈;剑门古蜀道在蜀道之南,蜀北境内,所以称南栈、又名蜀栈,三国蜀汉时称“剑阁道”(剑门,古称剑阁),是秦汉以来自关中入蜀的官驿大道。
现遗存朝天峡古栈道遗址和北至古昭化城,经剑门关南至梓潼县(绵阳市)演武镇300余里的完整古驿道,尚保持驿道原风貌,青石板铺道;石板路面宽5尺或6尺,周、秦以来自然生态交通设施行道树古柏遗株8626株(剑阁县境7886余株),最大古柏胸径2.8米,胸围8.79米,树龄大约为3200余年,属商末周初遗株。其间遗存驿道古桥剑溪桥、石垭桥、清凉桥和武功桥四座,以及护险砭(拦马墙)、门坎石等交通道路设施。剑门古蜀道,因行道树古柏夹道,高大参天,荫翳蔽日,清代命名“翠云廊”,它是目前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保持原驿道风貌、保护完好、遗存里程最长的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