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失落与寂寞的青葱岁月 第五节
2009-07-29  来源:信息中心

 

    太白昼见与民间《秘记》的真伪
    在我国古代,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发达,对于自然界出现的一些现象根本无法理解,于是就出现了一种神话意识,认为天地万物乃是神造,风云雷雨皆由神主宰。特别是在夜晚,当漫天星辰璀璨当空时,人们就疑惑万端,以为有一个金碧辉煌的天界存在于上,又对应于下。故而千百年来,星象学说就神秘地流行。
    (1)在白天出现的太白金星
    太白即金星,这颗现在离地球并不算遥远的太阳系行星对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已经并不陌生,但是在古代,太白星却对应着的是一种灾难或是预示着一种不详。“太白为兵,亦罚星也。”翻阅《新唐书》之《天文》卷,经常会读到这样的句子,“太白入东井,占曰:君失政,大臣有诛。”“太白犯建星,占曰:大臣相谮。”“太白犯牵牛,占曰:将军凶。”“太白入太微,占曰:兵入天廷。”“太白入南斗,占曰:有反臣。”其中有一条说得更详细,“贞观十八年五月,太白、辰星合于东井,占曰:为兵谋。十九年六月丙辰,太宗征高丽,次安市城,太白、辰星合于东井。《史记》曰,太白为主,辰星为客,为蛮夷,出相从而兵在野为战。”说得是天地对应、人神合一、有板有眼。反正这太白金星一出现国家就没有什么好事情。
    《资治通鉴》载:贞观二十二年(648),太白屡昼见,太史占云:“女主昌。”过去太白金星出现大多是国家要出现刀兵之事,或是会出现什么水灾旱情什么的,可这次太白金星屡屡出现在大白天,却被太史占卜为“女主昌”。
    (2)民间《秘记》的秘密流传
    从“太白昼见”引出了“女主昌”,“女主昌”这话说得模糊晦涩,到也能有多种理解,不足为奇。可《资治通鉴》紧接着记载道:“民间又传《秘记》云: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本《秘记》是本什么样的书现在已经没人知道,但肯定《秘记》这本书里不只记载有那一句话,但这句“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话足以在唐王朝内部石破天惊了。
    贞观二十二年,年龄不过五十岁的太宗皇帝身体健康已经大不如前,经常犯病,虽然他已经解决好了后继储君的问题,尽管太子李治性格柔弱、仁懦,不像他那样英武、坚定,李世民除了亲自教导李治外还为太子配备了一套很强大的辅佐班底,其中有长孙无忌为太师、房玄龄为太傅、萧瑀为太保、李勣为詹事和禇遂良等众多在那个时代无与能匹的道德文章之士为东宫属官,太宗皇帝想通过这样强大而又华丽的阵容来成就李治像他一样去当一位伟大的君主。但就在此时,那令人生厌的太白金星却经常在白天出现,更为严重的是民间居然还流传起了一本什么《秘记》来。这能不让身体健康每况愈下的李世民心里犯急吗?
    (3)“五娘”李君羡之死
    虽说英明的李世民不一定会相信什么“女主昌”、“女主武王将会取代李唐天下”这些话,但他心里还是犯着嘀咕。一次李世民在宫中举行宴会与将军们饮酒行乐,不知是谁发起来行一个酒令,传酒到面前时每人必须说出自己儿时的乳名。让一个个平时威风凛凛的将军们去说出自己儿时的扭妮乳名来,到是一件趣事,可以烘托宴会的欢乐气氛。当酒令行至左武卫将军李君羡面前时,人高马大的李将军却不好意思般地说自己儿时的乳名叫“五娘”,这不由得引起在座列位将军的开怀大笑。太宗皇帝听此不由一愣,因为李君羡被封为武连县公,又是武安县人,直玄武门,掌北门宿卫,现在乳名又叫“五娘”。怎么都与一个“武”(五)字相关联呢?李世民端起酒杯,佯装笑脸,微熏说道:“五娘?哈哈,哪来的女子,怎这般勇健!”宴会中当然是气氛热烈,大家尽兴而散。
    罢宴之后,李世民想起了“太白昼见”和民间《秘记》的事来,这李君羡的籍贯、封邑、官职都有一个“武”字, 乳名又叫“五娘”,莫非此人就是《秘记》所述将来要夺我大唐江山的“女子”么?防微杜渐,太宗皇帝立即下诏将李君羡贬出京城去作华州刺史。李君羡莫名其妙地去到了华州,刚一到任就听说当地有一人“能绝粒、晓佛法”,李君羡“深敬信之,数相从,屏人语。”御史将此事密报太宗,于是李世民以李君羡“与妖人交通,谋不轨”为由,籍没其家,杀之。
    李君羡早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骁勇非常,他身经百战,每战必身先士卒,常单骑冲锋陷阵,可谓战功卓著,可就因为爹娘为其取了一个充满女孩子味道的乳名“五娘”, 他就成了李世民的刀下冤鬼。四十二年后,武则天当了皇帝,李君羡的家属喊冤,则天皇帝于天授二年(691)追复其官爵,以礼改葬了李君羡,这是后话。
    (4)太史李淳风的劝谏
    李世民杀了李君羡后,心里仍不踏实,于是召来太史令李淳风细问端倪。李淳风乃唐初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博涉群籍,精通天文、数学、历法、阴阳之学,曾制造了黄道浑天仪,制定了历法《麟德历》,编写了《九章算术》等,并善于占卜,据说“合若符契”,很是灵验。
    据《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问李淳风:“《秘记》所云,信有之乎?”李淳风回答说:“臣观天象,《秘记》所述女主已在陛下宫中,将当称王天下,杀唐子孙殆尽,其兆已既成事实了。”太宗皇帝大惊失色,立即说:“那将所疑似的人全部杀之不就成了吗?”李淳风摇头说:“天之所命,人不能违,只能白白地去杀死很多无辜的人。从今往后再三十几年,其人也上了年纪,也许会生出慈悲心肠来,这样可能祸害要浅些。现在你将她杀了,如果天令其投胎转生为了男儿身,那怨毒就会加重。到时候恐怕陛下的子孙后代就一个都不能保全了。”听了太史李淳风的话,李世民只好作罢。
    《太平广记》在记载这一事件时就更增加了一些故事情节。武才人入宫后,太史李淳风上奏云:“后宫有天子气。”太宗召宫人阅之,令百人为一队,问淳风。淳风云:在某队中。太宗又分为二队,淳风云:在某队中,请壁下自揀择。太宗不识,欲尽杀之。淳风谏不可,云:“陛下若留,虽皇祚暂缺,而社稷长久。陛下若杀之,当变为男子,即损灭皇族无遗矣。”太宗皇帝听了这一番话,他不寒而栗,但还是听了李淳风的劝谏放弃了将那些宫人通通杀掉的念头,他似乎只好任凭命运摆布,让李唐王朝去听天由命了。
    武才人在贞观末年真的遇到了这样一场危机而险些命丧黄泉吗?但在仔细研读了文献和认真分析一下这些故事的细节后却发现事有蹊跷。
    其一:《新唐书》里到也经常读到“太白昼见”的事情,如“武德元年五月庚午,太白昼见,占曰:兵起,臣强。”在贞观二十二年七月,《新唐书》卷三三志第二三《天文三》“月五星凌犯及星变”里也记载了“太白昼见”一事,但却并没有什么“女主昌”的占语。而在成书时间更早的《旧唐书》里,在贞观二十二年却没有“太白昼见”的文字,只有“八月已酉朔,日有蚀之。”的天文现象记载。
    《资治通鉴》是当时的文学大臣们编写出来供帝王阅读以鉴古今的历史文献,其中的事件多有借用野史的戏说成份。所以李淳风与李世民二人之间就《秘记》故事的真伪历史上早就有很多人怀疑。至于《太平广记》中所记载事件就更是文学成份多于历史事实了。
    其二:假如李世民果真知道了有“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一说法,他还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李君羡身上,并为了李姓江山社稷的延续不惜冤杀功臣,那他怎么就没有注意到一个经常侍立在自己身边的武姓才人呢?这个才人在“驯马事件”中早就表露出了她手段的强悍和凶狠。
    其三:李世民为了皇权继承可以发动“玄武门之变”,不惜背负恶名杀了亲兄弟。为了国祚稳固可以废了太子李承乾,幽闭了心爱的儿子李泰。在太宗皇帝的人生哲学里可没有“听天由命”一说,难道就单凭太史令李淳风“天之所命,人不能违”的一句劝谏,他就可以放过那已经近在咫尺、将杀自己子孙殆尽的“女主武王”吗?这完全不符合李世民的性格。何况,太宗杀李君羡就是在违背天命,岂不前后自相矛盾?
    其四:当时的思想统治很是严厉,李君羡不过是因为与一个据说是可以不吃饭、通晓佛法的人结交,就被以“与妖人交通”被诛。如此民间怎么会有《秘记》流传呢?再说,既然已经有人把《秘记》民间流传的情报报告给了李世民,太宗皇帝怎么不派人去仔细追查一探究竟呢?
    其五:在李世民病重将不久于人世之际,他对李治说道:“朕自弱冠时带兵,大小战阵数百次,才创下了这个基业。现在四海承平,群夷悦服,朕之愿望已足,死无所恨,只是有点担心汝呢。”太宗皇帝临死前实在是担心他这个仁懦的继承人,甚至还教了李治一招将来如何驾御李勣将军的方法。太宗先将李勣故意外贬放任,待李治继承帝位后再将李勣召回重用,这样李勣必感恩新君,尽忠李治。如真有“唐三代后有女主代天下”之说,李世民肯定会对太子叮嘱此事的。但李世民的临终遗言里没有关于那些内容的话语。
    其六:太宗病危,自感大限将至,他召来长孙无忌、褚遂良托付后事,太宗对二位重臣道:“太子仁孝,愿卿等善为辅导,勿负朕言。”李世民令褚遂良草写遗诏后方从容而逝。假如李世民真的知道将来会有什么武氏之女主夺唐天下,那么太宗在临终之际怎不告知那些顾命重臣呢?因为在后来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中,褚遂良这样的托孤重臣好像并不知道《秘记》之事。因为在高宗李治欲立武则天为皇后时,招到了顾命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强力反对,李治却执意要为之,褚遂良实在没有反对的办法了,他竟翻出了一条让李治脸上都挂不住的理由来,褚遂良叩头流血地说:“陛下必欲易皇后,伏请妙择天下令族,何必武氏!武氏经事先帝,众所共知,天下耳目,安可蔽也。万代之后,谓陛下为如何!愿留三思!臣今忤陛下,罪当死。”这完全是在揭皇帝的隐私了,李治听了大怒,连武昭仪在帘后都忍不住高声喊道:“何不扑杀此獠!”由此可见,褚遂良为了反对立武氏为皇后连这样的理由都敢说出来,若真有“女主昌”之说、真有流传的《秘记》、真有李淳风的占卜,那褚遂良为何不用此来反对立武氏为后,这样的反对理由岂不充分合理得多,也就不用去犯上而揭人之短了。
    由此可见,在贞观二十二年,“太白屡昼见”到有可能为是真的,但民间流传的所谓《秘记》当是后人精心编造之说了。只是其间李君羡莫名其妙地被太宗皇帝杀了,而后又被当了皇帝的武则天追赠复还了官爵,如此巧合,还是个中另有隐情,由于历史太过遥远也就不得而知了。
    
    贞观二十三年(549),名将李靖去世,太宗皇帝李世民痛悼不已。由于服用了方士炼就的所谓“外丹”,他的健康状况呈江河日下之势。这年五月,太宗命太子听政于金液门,他便去了长安郊外的终南山翠微宫养病,武才人随驾侍奉。后来太宗病势日沉,太子李治也入宫与武才人一同在皇帝身边捧茶递药,昼夜不离。然而天妒英才,年仅半百的一代英主李世民沉疴病塌,他不放心地望着仁懦有余、坚定不足的储君李治,尽管他交代清楚了后事,也安排好了顾命班子,但太宗还是怀着对太子未来的担忧而撒手尘寰了。
    刚二十出头的李治便成了一个庞大帝国的新君。根据国家制度,先皇的嫔妃宫人得全体入佛寺去为大行皇帝颂经追福,年仅二十一岁的武才人便随众进入到长安城外的皇家寺院感业寺落发为尼,从此青灯黄卷、梵音古佛以伴余生。从十四岁被召进宫当才人,到二十一岁落发入寺为尼,武则天人生中最美好的七年青春时光就这样在失落和寂寞中愰然度了过去。

 

无障碍浏览
主办单位:广元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川公网安备号 51080002000283号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万源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00017
蜀ICP备19028360号-2